close

原味呈現—布農族Sazasa-阿凡達的原鄉—鸞山部落

鸞山部落(鸞山森林博物館),猶如電影"阿凡達"場景,
成立短短八年間就擁有60幾個國家,18萬人次的參訪記錄。
國際性的「地球憲章」組織曾在這裏開會、國內「荒野保護協會」、
「主婦聯盟」、「溼地聯盟」、「環境資訊」等著名組織
也將此地視為國內生態教育和森林保育的指標…

延平鄉鸞山村在臺東山脈西側,這裡布農族語叫Sazasa,意指「這是一個甘蔗會長得高、動物會活躍、人會活得很好的一塊地」也是「肥沃土地」的意思。該部落以布農族為主,日據時代被強迫從中央山脈遷村到兩、三百公尺的現址。

鸞山這部落擁有臺灣中低海拔的原始森林,裡面除包含上千棵珍貴原生白榕樹,也是目前台灣中低海拔僅有保存最為完整的楠榕混生林帶。在這兒的原生榕樹又被稱為「會走路的樹」,因為榕樹的氣根會不停擴展蔓延,當原生枝幹枯萎時,氣根就會取而代之,樹木就像不斷在移動一般。身處其中,宛如置身阿凡達的情境。

同場加映布農族生活:
到古風,尋找都市失傳的生活節奏
原味呈現—布農族Sazasa-阿凡達的原鄉—鸞山部落

鸞山的原生榕樹又被稱為「會走路的樹」,因為榕樹的氣根會不停擴展蔓延,宛如置身阿凡達的情境。

鸞山的原生榕樹又被稱為「會走路的樹」,因為榕樹的氣根會不停擴展蔓延,宛如置身阿凡達的情境。

但這份美景得來不易,能保存下來,則要從2003年的故事說起。話說當時這片美麗山林,因地理風水佳,吸引財團、廟宇爭相開發,當時居住在此的布農族人,也在「錢財」的誘因下大舉讓土地被收刮。其中一名布農族人阿力曼,眼見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即將流失,開始聯合族人與環保人士爭相奔走,借貸抵押房產,此地的自然風光才得以被保存下。
2004年,阿力曼獲得十幾戶布農族人結盟,共同合作成立「原鄉部落重建基金會」開始管理土地,他把土地捐給基金會,透過「環境信託」將森林留給大眾,並為這片土地取名為「palihansiap」(巴力漢夏巴),意思是所有人共同協商,提出行動,為土地找出保護契機。
 
原味呈現—布農族Sazasa-阿凡達的原鄉—鸞山部落
這一片原始巨大榕林,沒有路標、外人找不到路口,就連衛星導航也會出現空白,沒有電、也沒有任何現代化的人工氣息。但在此,卻可以學習布農族的山林智慧,用最簡單的方式生活回歸最單純的步調。也因此九年來,吸引七十國、十四萬人次造訪,成為一個充滿人文、歷史與部落生態的「鸞山森林博物館」。

快去瞧瞧布農族文化傳承:
穀物的紅寶石-台灣紅藜
若想體驗,可報名參加這裡的部落旅行,經由深入森林探索,在樹根、樹幹、樹葉爬行裡了解原住民的生活智慧。從祭拜祖靈開始,接著要穿越樹籐、拉著繩索、穿過石洞,甚至是窄的只能塞進紙片人的一線天,考驗全身手腳與能力,隨後能享用到由堅持古老生活智慧,月桃葉折成杓子狀當成碗,柴火煮出來的米飯混著小米與皇帝豆與在地食材所烹煮出來的茄子、野菜、放山雞、烤山豬肉、帶皮地瓜、筍絲、醃梅等。儘管會沾染一身的泥香,但不失是另一種獨特風情。
 
 

梨山交通資訊:

◎鸞山森林博物館

台東縣延平鄉鸞山路 

附註: 
鸞山部落體驗:20人的團體每人500元,含部落導覽、體驗、午餐,10個人或是散客價錢另議。部落體驗需事先聯絡預約,鸞山部落會安排接駁,洽阿力曼 sazasa2003@yahoo.com.tw,0911-154806。

布農族小檔案

布農族(布農語:Bunun),清代文獻稱為武崙族,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,主要居住在海拔1,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,是台灣原住民族中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;也是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台灣原住民族,透過祈禱小米豐收的「八部合音」聞名於世。

相關連結:
http://www.tacp.gov.tw/home02_3.aspx?ID=$3071&IDK=2&EXEC=L
布農族地區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sKingdom膜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